杨瀚森遇“新秀墙” 苏群点破开拓者不敢用的真相
发布时间:2025-11-03
一名2米16的高塔,在NBA的丛林里暂时迷失,他的最强武器却被战术手册封印。
NBA季前赛,开拓者129-132不敌爵士。中国新秀杨瀚森出战15分钟,便6次犯规离场。全场他2投1中,三分1中1,得到3分1助攻1抢断1盖帽,另有3次失误,正负值-3。
这场比赛暴露了这位20岁小将在NBA生存的艰难。评论员苏群直言,随着常规赛临近,开拓者教练组不敢安排杨瀚森打擅长的高位策应,导致他在进攻端存在感不强。
01 天赋异禀,开拓者为何选中他?

开拓者用首轮16顺位选中杨瀚森,看中的就是他作为2米16大个子的卓越球商和高位策应技术。他的静态天赋十分出色——裸足身高2米16,体重约115公斤,臂展达到2米20,站立摸高2米82。
杨瀚森的手掌尺寸尤其引人注目,手长25厘米,甚至略长于科怀·伦纳德的24.77厘米。这样的身体条件,加上他在CBA展现出的策应能力,让开拓者愿意在他身上赌一把。
在夏季联赛中,杨瀚森确实展现过他的传球天赋。媒体人杨毅曾评价他的松弛感“让人过目难忘”,并指出“他敢于沟通,敢于指挥,敢于处理球”,这种特质在以往的中国球员身上很少见。
02 战术困境,最强武器遭封印
与夏季联赛不同,季前赛强度大增,而杨瀚森的核心技术却无法施展。苏群在点评中道出了关键:“主教练不敢安排杨瀚森打擅长的高位策应,导致他在进攻时存在感不强。”
开拓者是一支以后卫和前锋驱动的球队,不以中锋为主。尽管杨瀚森有过不错的高位策应表现,但这不会成为开拓者队的主要打法,至少现在还不会。
这就造成了杨瀚森的困境——球队看中他的策应能力,却在实战中不敢以此为核心设计战术。如果他无法在防守端做出贡献,教练给他的上场时间就不会太长。
03 防守挑战,犯规困扰成最大障碍
杨瀚森在季前赛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犯规过多。本场他仅出战15分钟就犯满离场。而在此前的季前赛中,他场均犯规高达5.5次,高居全联盟第一。
苏群分析认为,如果杨瀚森在防守端的弱点被暴露,那么教练给的时间不会太长。开拓者教练组对他有明确的期望——“做好防守,才能留在场上”。
对于一名20岁、从未经历过NBA强度比赛的年轻中锋来说,适应NBA的防守规则和节奏确实需要时间。杨瀚森自己也意识到,在控制犯规次数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
04 学习曲线,从CBA到NBA的跨越
杨瀚森在CBA的表现堪称出色——场均33.2分钟贡献16.6分10.5篮板3助攻2.6盖帽,投篮命中率58.6%。但NBA是完全不同的赛场。
开拓者媒体日主持人Chris Burkhardt曾特别强调,不要将杨瀚森与姚明比较:“他们的风格完全不同。姚明的技术更加成熟,而且他是个低位的大杀器。而杨则有自己全面而独特的风格。”
杨瀚森自己也选择申京作为自己的模板,这显示他对自己技术特点的认知——更偏向组织型内线而非传统低位得分手。
05 成长路径,苏群提出两大致命短板
面对杨瀚森目前的困境,苏群提出了两个他必须尽快改善的方面。
第一,核心力量要提升,争取在篮下有足够的对抗实力,至少在抢防守篮板时,能够在选好位的情况下有更多贡献。
第二,要多看NBA的录像,扩大防守视野,人球兼顾,争取大多数选位都是正确的。
如果杨瀚森能在这两方面取得进步,他在防守端的作用将会大幅提升,进而赢得更多上场时间。随着上场时间的增加,他的进攻天赋才有机会展现。
06 未来展望,破墙需要时间与耐心
根据苏群的预测,杨瀚森新赛季的出场时间可能在15分钟左右,“少则10分钟,多则20分钟”。在这样的时间内,他能得多少分,取决于场上的战术安排。
比卢普斯希望在新赛季出成绩,可能不会把培养杨瀚森当作首要任务。但这未必全是坏事——明确的角色定位和稳定的上场时间,对一名新秀的成长同样重要。
苏群鼓励道,“新秀墙”不可怕,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,所以来得越早越好。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并适应。
面对NBA级别的对抗和战术复杂度,杨瀚森需要像所有国际球员一样,经历痛苦的适应期。犯规麻烦、战术边缘化、防守短板,这些都是“新秀墙”的一部分。
但“新秀墙”不可怕,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,所以来得越早越好。关键在于如何从中汲取经验,快速成长。
您认为杨瀚森应该如何平衡自己的技术特点与NBA球队的即时需求?他在新赛季是应该专注于发挥自己的策应优势,还是优先改善防守短板以争取更多上场时间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!


